Skip to main content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明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Toggle navigation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明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
環境公義
《核電歸零,能源再生》民間能源研討會,第二節:Wolfgang Pomrehn (普宏恩)即場演講錄影與中文演講撮要
德國記者和能源及氣候問題作者普宏恩先生(Wolfgang Pomrehn)的演講。歐洲有些國家已帶頭大力發展再生能源來取代核能及其他污染能源,只要政策配合得宜,就能提升產能降低成本
2014/05/22
《核電歸零,能源再生》民間能源研討會,第一節:Mycle Schneider (麥可•施耐德)即場演講錄影與中文演講撮要
國際的核電與能源專家麥可.施耐德 先生(Mycle Schneider)的演講,為我們帶出重要的信息,核能既不是便宜,也不是世界能源的發展趨勢
2014/05/22
能源組合小冊
Click here to download
2014/05/10
回應環境局"香港未來發電燃料組合公眾諮詢"的立場書
環境局於3月19日開始了香港未來發電燃料組合公眾諮詢,全球化監察不滿政府沒有針對香港電力供應的根本問題,亦因沒有加入無核方案感到失望。全球代監察為此發表了"反對與內地聯網,要求停止使用核電, 鼓勵節能及發展社區可再生能源"立場書。
2014/05/07
【公民社會-能源組合諮詢】從外國經驗看能源組合諮詢
環境局的《未來發電燃料組合公眾諮詢文件》,提出兩項建議,當中提到A 餐和B 餐,分別只在於是否與內地南方電網聯網,無論如何, 使用天然氣發電比例都會增加,輸入核電的比例亦不會減少。福島核災之後,很多國家的人民都要求停用核電。就著廢核這個議題,本會聯同其他關注團體於3月9日舉辦了《核電歸零,能源再生》民間研討會。...
2014/04/08
研討會新聞報導
香港核能幅射研究會及全球化監察等多個反核組織,3月9日中午在理工大學舉行《核電歸零,能源再生》民間研討會,期望集結民間力量淘汰核電。
2014/03/13
核能為何不能?
政府與商界選擇核能,其背後理據實不限於效能程度的高低;選擇核能,實為官商利益所決定。 核能民用從一開始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昂貴而又高風險的決定。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核能的弊害──核技術失誤率高,核廢料處理問題 等等──仍然沒有解決方案。但是,許多科學家和專家,依然充當核能的推銷角色,蒙弊民眾眼睛,製造核能神話──核能是應對氣候變化和日益嚴峻的能源短缺問題最經濟的方案。
2014/03/12
福島核災三周年 追求永續生活,要能源自主,要全面廢核
3月活動簡報: 福島核災未過,事實上,由核輻射引發的各種病變、基因突變才剛開始。福島縣25萬名已接受檢查的兒童當中,已經有75人確診或懷疑患上甲狀腺癌,也有約一半的兒童甲狀腺出現異常——而日本兒童的甲狀腺癌比例,通常只100萬人才1-2人患上。
2014/03/07
2014年3月9日《核電歸零, 能源再生》民間研討會
近十年,電費不斷上升,香港中電以增加核電應用的比例來降低成本。停一停,核電是更便宜嗎?迄今為止,全球所有核電站的建議都享受著國家的巨額補貼。在德國,相關的國家補貼累計超過1000億歐元 。再加上處理核廢料的長期投資及一旦發生意外的除污費,都不被計入營運核電企業的成本之中。因此,核電便宜只是假象。大亞灣核電廠距離香港只有50公里,中電向其買電已20年,可是港人卻無法監察,亦從沒有評估一下:如果大亞灣核電廠發生意外, 會對香港造成的破壞。
2014/02/24
「垃圾徵費無助減費, 卸責市民」記者會
昨日(1月7日),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職工權益工會聯同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葵青區區議員黃潤達、政府前線僱員總會及全球化監察的代表於街坊工友辦事處召開記者招待會,質疑政府在家居垃圾下降,商業垃圾上升的時候仍只向市民徵費,明顯偏袒工商界。同時,垃圾徵費即是先懲罰受害的消費者,姑息生產垃圾的元兇,對小市民更是不公,是雙重徵稅。促請政府推動綠色工業發展,減少產生廢物,從源頭減費。
2014/01/08
Pagination
First page
« First
Previous page
‹‹
頁面
2
頁面
3
頁面
4
頁面
5
Current page
6
頁面
7
頁面
8
頁面
9
頁面
10
Next page
››
Last page
Last »
Subscribe to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