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4
由伯爾基金會(Heinrich Böll Stiftung)、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國正逐漸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經濟上的崛起及隨之而來的對可靠而穩定的廉價自然資源的需求推動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FDI)的快速增長,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已經延伸至非洲和拉丁美洲。中國與自然資源供應國的關係發生在地區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經濟一體化使得世界各地在複雜價值鏈的安排下日益交互相連。這一全球經濟體系聯繫著作為世界產品主要消費國的經合組織國家(OECD)和提供產品生產所需主要自然資源的低收入國家。這種聯繫是由產品製造國將自然資源轉換為廉價製造產品出售到經合組織國家市場裡而形成。在這一全球體系下,中國在過去的十年裡已演變為全球主要生產和製造的中心之一。
中國與湄公河地區三國柬埔寨、老撾和越南之間的關係是動態的和複雜的。一方面,中國與三國的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階段。邊界和海域問題在經濟利益的遮蔽下得到和緩。隨著基礎設施的改善帶來主要地區城市之間的聯繫,而邊界也通過國際關口為商業而開放,這幾個國家的極其相鄰性減緩了貿易流量。
閱讀全文,請下載重思自然資源投資:中國在湄公河地區的崛起 (PDF檔, 61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