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國版記者—有關金山集團超霸電池廠工人鎘中毒事件
各位領導及媒體:
看到金山公司7月6日在媒體上的「澄清聲明」,我們發現其中多有不實之處,為了澄清事實,我們回應如下:
|
公司聲明 |
工人回應 |
1 |
國內就職業安全推出新的職業健康檢測標準,當中要求在體檢中加入驗血鎘及尿鎘。早前,惠州GP超霸就工業健康及安全而進行例行職業健康體檢,發現約110人體內血鎘含量超出國內有關部門定下的標準,並列入觀察名單,這些員工需要留院接受觀察及防止再接觸鎘。22人於兩星期內含鎘量已降至正常水平,並獲准出院,其他員工目前情況則良好。受影響員工在指定醫院的醫療費用全由惠州GP超霸承擔支付,而且惠州GP超霸亦如常發薪予該批員工。以上事故並非工業中鎘毒。 |
這一次的體檢並非工廠例行的檢查,而是因為之前有許多工人自費查出血鎘超標,引起大批工人向工廠要求為工人進行血鎘及尿鎘檢查。工廠先是置之不理,直到工人集體不上班三天,工廠才同意為工人進行檢查。並且全廠1000多工人只有500多個人進行了檢查,這500多人里還有很多是剛進廠、不接觸鎘的員工。檢查出來共有121人是超標的。 這100多名工人從6月19日、20日陸續住院,6月28日有些工人就被要求出院。也就是說他們只住院8天,根本沒有兩星期。這22名陸續出院的工人出院時含鎘量也沒有達到正常標準。其他員工仍然存在四肢無力、腰酸背痛頭暈、頭痛等症狀。 公司根本沒有照常發薪給住院員工,我們以前每月收入都有1000多元,現在每月只發400元左右。 |
2 |
惠州GP超霸於2001年已獲國際認可的ISO14000認證,而發證機構每年均有審核,證明工廠無論在安全、健康、環境、排污等各方面都符合國際要求。第三方審核報告顯示污染水平在容許範圍內,並且每年遞減。
|
雖然每年有審核,但是廠裡都會在審核前得到通知,暫時的改進一下,等審核過了又是老樣子。員工一直沒有更衣室,水杯一直只能放在車間,直到2004年才開始用防塵口罩…… 難道這就是安全、健康的國際及國家標準嗎?
|
3 |
除國際認可的ISO14000認證,惠州GP超霸的所有生產程序及安全管理均遵照中國國家及惠州市之法例和規定。
|
|
4 |
惠州GP超霸於員工入職時均安排接受適當培訓,講解有關鎘的特性,並在廠房車間張貼工業安全和健康守則以及教育和提醒個人清潔衛生的海報。惠州GP 超霸亦曾多次安排醫生到工廠向員工講解有關處理鎘的安全知識,並解答員工的疑慮。 |
我們入職時根本沒有接受任何有關培訓,平常接觸的鎘粉包裝上也看不到任何提示,我們就不知道天天接觸的鎘對健康有這麼大的損害。我們車間也一直未看到任何職業安全的海報。 直到2003年12月有員工自費到省職業病防治院檢查出自己鎘超標後,其他工人才知道自己的各種不適是因為鎘中毒。而且在5月份大批工人要求檢查之前,工廠根本沒有安排醫生為我們講解關於鎘的安全知識。而醫生也只是說鎘對人體的危險不大,我們的身體沒有很大問題等等。
|
5 |
惠州GP超霸並沒有如報章所述「趕員工出院」,因為醫院驗證受影響員工之體內含鎘量降至可接受水平,所以院方准予出院。 |
這些員工住院都才8天,8天時間就可以把鎘排出體外嗎?何況這8天內沒有打任何排毒針。最關鍵的幾項檢查結果還未見到,因此工人不願意出院,廠方就強迫工人出院。這個事實,許多省職業病防治院的住院病人都是見到的。 |
6 |
某些報章指一名懷孕女工體內血鎘含量超標六十倍。根據醫院之正式書面體檢結果,該名孕婦含鎘量僅輕微超出標準。按金山電池集團的既定制度,懷孕員工可內部調職到其他部門,以免接觸化學品。 |
根據《職業性鎘中毒診斷標準》,尿鎘肌酐,而非血鎘,才作為是否鎘中毒的標準。而從開始檢查至今,我們大部分的住院員工也包括這個懷孕女工,一直沒有做這個關鍵的檢查。最關鍵的結果還沒有出來,任何書面的職業病診斷證明還沒有,怎麼就能判定我們沒有中毒呢? 而且,我們有的工人已經斷續住院四個多月,到現在還未能拿到職業病診斷證明,甚至連自己幾個最關鍵的檢查結果都不能看到。 |
7 |
人體含少量不同金屬(包括鎘)屬正常,若意外攝入少量鎘,即使沒有接受特別醫療護理,該元素亦會透過新陳代謝逐漸排出體外。為了加快排鎘程序和保障受影響員工,惠州GP超霸安排他們住院以避免接觸鎘。當體內鎘含量降至可接受水平便可出院如常工作。 |
我們都是進廠五、六年的老工人,每天工作12個小時,每月工作29天至30天。工作中一直頻繁的、大量的,並且以極不安全的方式(紙口罩、不隔塵的工作服、沒有足夠通風設施)接觸鎘及鎘化合物,這難道是「意外少量攝入」嗎? 一位已經脫離鎘生產環境三年多的員工,血鎘檢查仍然超標幾十倍。那麼我們僅僅住院8天,或者半個月,就可以把鎘排出體外嗎? |
8 |
人體含鎘量因人而異,視乎個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事實上,自惠州GP超霸實行入職前驗鎘程序至今,已有3%之求職者已因其本身體內含鎘量過高而遭惠州GP超霸拒絕其求職申請,有關資料顯示,這些被拒求職者來自全國不同省市。因此,本公司不排除有部分員工在加入惠州GP超霸前其體內含鎘量已經超過現行的標準。 |
工廠的粉塵及排出污水直接影響到當地空氣及水質,生活在此地的居民與外來工不可避免的受到鎘及排出物質的影響。他們的體內的鎘含量超標自然並不為奇。而據我們所知及各種媒體報道,在當地居住的人也有許多去廠裡求職。我們相信那3%含鎘量過高的求職者裡面必定有許多是當地居民或者在當地居住的其他省市的人。那麼,公司並不能就因此認為我們當初進廠的時候,就有人已經是鎘超標。 而且作為一個專門生產電池的工廠,最當初招人的時候為何沒有告知我們工作中會接觸鎘,並為我們做驗鎘檢查?而要到出現這麼多工人中毒了才開始驗鎘檢查。 |
我們看到公司如此不負責任,甚至是不合事實的「聲明」,再看看我們因中毒而病痛的身體,感到既憤慨又無奈。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真的只是「超標」,而不是「中毒」,可是這麼多的資料和檢查結果都告訴我們,我們的情況是嚴重的。可是公司卻只是拼命說工廠的安全保護是可靠的,我們是「非工業中鎘毒」,甚至讓很多根本沒有做關鍵檢查、還不知道是否鎘中毒的工人出院。最讓人氣憤的是,6月29號,工廠要求省職業病防治院的四名女工出院回廠。因為各種檢查結果還未見到,工人拒絕出院,工廠領導就說「乾脆讓車都撞死算了,了不起每個人賠10萬塊錢」 。難道這就是公司對我們負責的態度嗎?
公司所指的「非工業中鎘毒」是什麼,我們並不清楚。但是我們絕對要重申:
- 在此事爆發之後,工廠車間環境才得到改善。而在這之前,我們在滿部鎘粉塵、沒有通風設施、沒有專門防塵口罩與防護衣、水杯不得不放在車間的生產環境里工作了至少5年。我們的中毒絕對是因工作環境引起。工廠必須為我們的中毒負起應有責任。
- 迄今住院的100多工人裡面,只有少數幾個做了關鍵的尿β-2-微球蛋白與尿視黃醇結合蛋白的檢查,並且職業病診斷書遲遲未下。我們要求廠裡及有關部門盡快給予住院工人職業病診斷證明書,並保障工人的職業病待遇。
- 我們只是希望工廠能妥善為我們治療,卻遭到工廠毫不友善、不負責任的對待。我們要求工廠能夠負責的對待中毒工人,並且保障所有出院工人回廠後的利益。
此致
敬禮!
惠州超霸廠全體中毒員工
2004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