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不大利

花市開鑼忙籌備,年宵人散清理忙。歲晚是食環署員工工作最忙碌的日子。每年初一清晨,食環署的員工總帶着新歲的興奮及滿身的汗水在全港年宵花市清拆竹棚,清理垃圾,務求在短時間內清理場地。在滿眼鮮花盆栽的垃圾裏,我不禁要問:這樣蹧蹋植物,我們是否太浪費?

今年各花市收集的垃圾量較往年多,以西貢區為例:只有九十檔的將軍澳寶康花市所收集的垃圾量是三十噸,比往年的二十噸多出十噸,垃圾量倍增的原因是多了很多賣剩的盆桔和盆花。在西貢墟的萬宜花市,檔口只有二十六檔,所餘盆桔也有二百盆;寶康花市所餘盆栽更多達千盆,其他花市也面對金黃一片的盆桔垃圾,令各花市的清理時間都較往年長。

大量盆桔餘貨的原因是今年經濟「唱」旺,很多濕貨檔主都大量入貨,年卅晚仍補貨,怎料年輕一代已不再喜歡買盆桔應節,除夕夜半,揾快錢的檔主還不肯割價散貨,盆桔仍售$138,在需求減少但供應大增的情况下,不賣剩才怪。由於盆栽多是從內地入貨,成本平,故賣剩也不會被搬走。加上天氣和暖,桃花,水仙,劍蘭及五代同堂等年花早已開得荼薇,令市民購買意欲大减。致令千盆大桔,桃花及各式鮮花要送上垃圾車,男同事見到也心痛不已,若給愛花如命的林黛玉見到,定必哭暈幾遍了。

政府於數年前已覺得將鮮花及盆栽送往堆填區極不環保,故在競投花檔時已規定檔主不能打爛賣剩的盆栽,好讓食環署派員送給老人院等慈善團体。計劃之初,大受環保團体歡迎,由於所餘盆栽數量只由百餘盆至數百盆,偶還出現餘貨不均情况,要各區互相調節才能均勻送花。可是,今年各區花市賣剩的盆桔實在太多,一區已有過千盆,但每區只有十餘間慈善團体,無法消化所剩盆栽,加上近年老人院人手减少,根本沒額外人手處理盆栽,每間院舍只肯接收十餘盆。結果,大桔送不出,鮮花無人要,唯有動用人力運桔到堆填區。

在潔淨組工作多年,每年都見大桔及年花屢遭拋棄,元宵過後,商場及住戶便將盆桔及盆花送到垃圾站,每年都看到那些生氣勃勃的大桔英年早逝,真是於心不忍,我們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處理花市賣剩的年花和曾為家居帶來祥瑞生氣的年花呢?

~   環保政策重源頭滅廢,政府可否用獎勵方法鼓勵花檔檔主適量入貨呢?如按剩貨比例向檔主即場派發優惠券以作明年競投優惠。

 ~   現時的送花政策仍可改善,如由中央統籌各花市盆栽數目,協調平均分派。此外,應擴大送花團体名單,在各中、小學積極推廣環保教育時,可否將學校也列為送花名冊內,將盆桔和盆花作為活動教材,讓學生學習栽種年花及珍惜植物。

~   被遣棄的動物有收容中心,漁護署可否為被遺棄的盆栽設立一植物收集中心呢?元宵過後,食環署派車運送由各垃圾站收集到的仍有生命的盆桔及盆花到植物收集中心,再由漁護署安排市民或團体定期到該中心領取植物植林護土,既有環保教育意義,又可節省買樹苗經費。桔樹就算不適合植林,但種出一個桔園或桔山已充分發揮植物循環再用和尊重生命訊息了。

上述建議只是拋磚引玉,希各方環保好友發揮創意,提供意見助桔子逃過一劫,就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