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家的呼籲】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杜絕富士康悲劇重演

自今年一月份以來,富士康集團已經發生員工跳樓事件9起,造成7死2傷的慘劇。這些20歲左右的年青人,為什麼在人生最美好的時期選擇離開這個世界?失去的生命讓我們痛心不已,更讓我們思考“世界工廠”及新生代農民工的前途問題。

在過去三十年裏,我們依靠數億主要來自農村的廉價勞動力打造了一個出口導向型的“世界工廠”,實現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但與此同時,勞動者的基本生存權利長期被忽略:我們以“農民工”的身份為藉口,以平均低於第三世界的工資水準來支付他們的勞動報酬,使他們無法在城市中安家生活,漂泊徘徊於城市與農村之間,過著無根無助、家庭分離、父母無人照顧、孩子缺乏關愛的沒有尊嚴的生活。我們從富士康發生的悲劇,聽到了新生代農民工以生命發出的呐喊,警示全社會共同反思這種以犧牲人的基本尊嚴為代價的發展模式。

我們呼籲國家立即終結以犧牲人的基本尊嚴為代價的發展模式。當我國的一些產業依靠廉價勞動力“優勢”在全球產業鏈低端佔有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之時,我們注意到與GDP增長並存的貧富差距擴大現象,以及勞動力價格隨就業壓力被壓低、勞動者話語權被持續忽視的社會事實。新生代農民工面臨比上一代更大的生存壓力,勞動者自我保護能力和主體意識遭到削弱。富士康員工悲劇表明新生代農民工的勞動權益與社會權益的維護已迫在眉睫。

我們認為,以“低人權優勢”維持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必須依靠國家、企業與勞動者共同的努力,切實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才能有效防止類似的悲劇重演。

我們呼籲所有企業在提高農民工待遇和權利方面做出切實努力。富士康集團自1988在中國深圳建廠以來,迅速發展壯大,工廠已遍及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以及中西部地區,擁有60余萬員工。富士康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業製造商,全球代工大王,世界五百強的第109位,連續7年雄踞中國大陸出口企業榜首。富士康的今天,離不開廣大農民工的心血汗水。

目前企業中缺乏打工者自我救助與互助的組織機制,富士康公司看似科學的管理模式,實際上無法緩解員工高強度付出與低收入之間的巨大心理反差和壓力。這些青年員工放棄權利或放棄生命的行為背後的企業管理方式存在何種影響,值得深入探究。

作為一個強調企業社會責任、回饋社會、關愛員工的行業領袖,富士康理應還給勞動者一份有尊嚴的工資,為勞動者過上正常的、有尊嚴的生活創造基礎的物質條件。

我們呼籲地方政府為農民工住房、教育和醫療等社會需求提供政策保障。農民工的待遇和尊嚴不限於一個企業,而是具有普遍性的中國問題。農民工在城市中安家生活,碰到的最大障礙是住房、子女教育和醫療等問題。我們呼籲國家和地方政府拿出切實的舉措,為農民工融入、紮根城市創造條件,讓他們成為真正的城市工人,分享他們親手創造的經濟發展的成果。作為改革的實驗區,深圳的崛起離不開數以千萬計的農民工的艱苦付出。深圳市2008年底實際人口超過1200萬,其中戶籍人口只有228萬,正是以農民工為主體的外來人口的貢獻,才創造了深圳市今天的繁榮富強。作為改革的受惠者,深圳市政府理應改善農民工的生存處境,拿出解決農民工住房、教育和醫療等各個方面的具體方案,繼80年代作為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之後,再次爭當新世紀社會發展與社會公正的垂範者。

最後,我們呼籲新生代農民工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彼此的生命,用積極的方式來回應勞動者今天的困境,爭取基本的勞動權益,保護自身和家庭的生存權利。象兄弟姐妹一樣團結互助,通過工會等正式組織以及同鄉同學會等非正式組織,提高自我救助、自我保護與自我管理的能力。並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一起參與到推動社會進步的宏業中,共建一個讓每個勞動者都活出尊嚴的和諧社會。

聯名:

沈原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郭于華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盧暉臨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潘毅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譚深   中國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所研究員
戴建中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沈紅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
萬向東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副教授
任 焰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副教授

簡體版(PDF)